Sunday, May 13, 2012

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解(插页或补白)

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解(插页或补白)

内容如下,配图再议
天文部分
1、望舒: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,并将其人格化,赋予一定的名字。其中月的主持者叫“望舒”,日的主持者叫做“羲和”。
2、七曜(yào):也叫做“七政”,即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,中国古有七曜,在西方与之相对的就是SundayMondayTuesday……乃至Saturday的七天。
3、太白金星:金星古曰明星,又名太白,黎明见于东方,叫做“启明”;黄昏见于西方,叫做“长庚”。
4、四象:古人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,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,把每个方向的七个星宿想象成动物的形状,叫做四象,即:东方苍龙、西方白虎、南方朱雀、北方玄武。
5、参商:二十八宿中,参宿居于西方,商宿居于东方,出没两不相见,后世就常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比喻为“参商”。
6、北斗:北斗星座由天枢、天璇、天玑、天权、玉衡、开阳、摇光等七星组成,古人把它们想象成舀酒的斗的形状,故称北斗。古人很重视北斗,利用它辨方向、定季节,因此,常用泰山北斗来比喻权威。
7、分野:春秋战国时代,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,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代地上的州郡和国家,使之相对应,某星是某国的分星,某国即是某星的分野。







历法部分
8、春秋:在商代和西周前期,一年只分为春秋二季,后来称春秋就意味一年,因而记载历史的书也称为“春秋”。
9、孟春:夏历有12月,一年有四季,人们根据四季交替,为这12个月份起了代称。一至十二月分别称为孟春、仲春、季春、孟夏、仲夏、季夏、孟秋、仲秋、季秋、孟冬、仲冬、季冬。
10、天干:古人用“干支”记日,“干”即天干,分别是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(guǐ)。
11、地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。
12、甲子: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而成六十单位,称为六十甲子,用以纪日和纪年,如甲子、乙丑、丙寅等等。
13、晦朔:古代一个月份中某些日子有特定的称呼,每个月第一天叫做“朔”,最后一天叫做“晦”。晦朔并举,代指一月。
14、望日:古代大月十六,小月十五叫做望日,望后的一日叫做既望。
15、时辰: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每天的12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当于两小时。和现代的时间相对照,夜半十二点是子时,凌晨两点是丑时,以此类推。
16、人定:古人将黄昏以后的时间叫做人定,人定之后叫做夜半。
17、人日:即正月初七。据传说,初一是鸡日,初二是狗日,初三是猪日,初四是羊日,初五为牛,初六为马。
18、上元:即元宵节,正月十五日,旧俗当日以灯为戏,故又称灯节。
19、社日:社日分春社、秋社。春社在春分前后,秋社在秋分前后,是古时候农家祭社祈年的重要节日。
20、寒食:在清明节前两天,据说为纪念春秋名人介子推,寒食节禁火三日,吃冷食,故称寒食。
21、上巳:原指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,后固定为三月三日,是人们宴饮郊游赏春的节日。
22、七夕:传说牛郎织女与七月七日相会,故称七夕。当日风俗,妇女穿七孔针、陈列瓜果于庭中以乞巧。
23、重阳:古人以九月九日为重阳,因九为阳数,日月皆逢九,故此得名。当日有登高饮酒的习俗。
音律部分
24、五音:古人把宫、商、角(jué)、徵(zhǐ)、羽称为五音或五声,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上的1(do)2(re)3(mi)5(sol)6(la),从宫到徵,按照音高低排列,形成一个五声音阶,加上变宫、变徵,相当于7(ti)4fis,就形成七音。
25、十二律:律,原指用来定音的竹管,古人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竹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,以确定音高,这十二个标准音称作十二律。十二律分阴阳两类,各有六律。
地理部分
26、九州:相传大禹治水后,分天下为九州,即冀州、兖(yǎn)州、青州、徐州、扬州、荆州、豫州、梁州、雍州。随着中国疆土的改变和行政区划的划分,州的数量历代均有改变。
27、山东:战国时称六国为山东,这是因为秦都关中,而六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的缘故。
28、郡:郡是行政区域。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,历代有所增加,至宋废除郡制。
29、国: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地,也是行政区,国的大小略相当于郡,因此常郡国并称。
30、道:唐代的道是监察区,相当于汉代的州。贞观年间有十道,至开元年间增至十五道,如江南道、河南道、岭南道等。
31、路: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和军区,最初是为征收赋税和转运漕粮而设,最初全国分为十五路,后有增加。
32、省: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,后又设行中书省,简称行省,后来行省成为正式行政区域名,沿用至今。
33、府:依唐代制度,大州称为府,府隶属于道;宋代府隶属于路;元代的府,有的隶属于路,有的直属于中央。
官职部分
34、三公:西汉末年,改丞相为大司徒,改太尉为大司马,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,合称三公,行宰相权。
35、九卿:秦汉时中央政府的九种行政长官,分别为奉常、郎中令、卫尉、太仆、廷尉、典客、宗正、治粟内史、少府,合称九卿。
35、六部:中央行政机构,从隋朝开始逐步发展完善,分为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,首长称尚书,副首长称侍郎。
37、使君:古时州的行政长官称刺史,郡的行政长官称太守,人们尊称太守或刺史为使君。
38、品:古时把官职分为若干等级,统称为“品”,汉代以禄石多寡为品级高低的标志。曹魏时官职分九品,一品最高,九品最低。
39、入流:隋唐时,九品以内的官职称为流内,九品之外的官职称为流外,流外经过考核而成为流内官员,称为入流。清代直接称九品外官员为未入流。
40、爵:周代封爵位有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;汉代封爵只有王、侯二等,皇子封王,异姓受封通称列侯。三国之后,大体同姓封王,异姓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。
科举部分
41、养士: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选官之道,国君和贵族公子把有学问、有才能的人供养在自己身边,并从中选取适当人才担任官职。战国时孟尝君、信陵君、平原君、春申君都以养士闻名当时。
42、举孝廉:汉代统治者为了选拔人才,从民间查举贤良、方正、支烟、极谏之士,称为举贤良或举孝廉。其中东汉以举孝廉为盛。
43、茂才:茂才即是秀才,即优秀的人才,后来因为避汉光武帝刘秀的讳,而改称茂才。
44、举人: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,称为乡贡。被举送应试的人称为举人。
45、曲江会:唐代同榜进士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,称为题名会;宴会于曲江亭子,称为曲江会。
46、乡试:明清两代,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考试,称为大比,又叫乡试,因其在秋季举行,又称秋闱。参加乡试的是秀才,考中后成为举人,其中第一名叫做解元。
47、会试:明清两代,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再礼部举行会试,因此,会试又称礼闱或春闱。参加会试的是举人,取中后成为贡士,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员。
48、八股文:明清两代乡试和会试的考试内容。题目多出自四书五经,略仿宋代的经义,但措辞要用古人口吻,所谓代圣人立言。八股文的结构、句法、字数都有一定限制,又称制艺。
49、殿试: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,靠策问。参加殿试的是贡士,考中后称进士。进士分三甲,一甲赐进士及第,二甲赐进士出身,三甲赐同进士出身。
50、三鼎甲:殿试一甲录取三名,第一名称庄园,第二名称榜眼,第三明称探花,合称三鼎甲。
姓名部分
51、名字:古人有名有字,出生后由父亲命名,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取字,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字。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,如屈平,字原;诸葛亮,字孔明。
52、排行:周代贵族男子在字前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,字后面加父(音fǔ)或甫表示男子的性别,如孔丘,字仲尼父。
53、别号:古人除名和字以外还有别号,别号与名字之间没有必然联系。别号有两字,如陆游别号放翁;有三字以上,如陶渊明,别号五柳先生。
54、尊称:古人以为称字号还不够尊敬,又有称官职或郡望的情况。如称杜甫为杜工部(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)、称王安石为王临川(王安石,临川人)。
55、谥号:古代帝王、诸侯、卿大夫、高官死后,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他们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,称为谥号。如欧阳修,谥号文忠;岳飞,谥号武穆。
56、庙号:封建帝王死后,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。从汉代起,每朝第一个皇帝庙号为太祖、高祖或世祖,以后的称太宗、世宗等。
57、年号:封建皇帝纪年的称号,始于汉武帝。汉武帝在位期间曾用过建元、元光、元朔等多个年号。改变年号称为“改元”。
58、避讳: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,遇到与君主、尊长名字相同的字面,则用改字、缺笔等方法来回避。
礼俗部分
59、士:“士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阶层,在春秋以前多指武士,“执干戈以卫社稷”;春秋以后指文士,称为统治阶级知识分子的通称。
60、冠礼:周代贵族男子在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主持冠礼,由来宾取字,冠礼之后才能享有成年人相应的权利。
61、弱冠:因为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,所以男子二十多岁又称弱冠。
62、及笄:古代贵族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,即把突发盘到头顶,加笄固定,以示成年。因此古代女子到了结婚年龄又称及笄。
63、长跪:古人坐时两膝着地,脚背朝下,臀部坐在脚踵上,如果将臀部抬起,上身挺直,就叫做长跪,也叫做跽。
64、箕踞:古人一种不规矩的坐态,两腿平伸,上身直立,形似簸箕。在他人面前箕踞是对他人的极不尊敬。
65、属纩:属,动词,放置;纩,名词,新棉絮。古人把新棉絮放在临终人的口鼻上,观察是否断气。因此,人临死时又叫属纩。
66、招魂:古人初死,生人要上屋面向北方为死者招魂,招而不醒,然后治丧。
67、殓:古人死后的仪式,有大殓,有小殓。小殓指给死者裹上衣衾,越是贵族,衣衾越多;大殓则是把尸体装进棺材,入棺时死者口中须含饭。
68、殡:原指入殓之后,停丧待葬。后人把送灵柩到埋葬的地方去叫做出殡。
69、俑:殷代奴隶主有以活人殉葬的制度,后世知道人力可贵,用土、木偶人代替,称土俑、木俑。
70、棺椁:上古贵族统治阶级的棺木分内外多重,内棺称“棺”,外棺称“椁(音guǒ)”,越是贵族,外棺层数越多。
71、五服:根据生者与死者远近亲属不同,居丧时间就不同,居丧所穿的丧服也不同。丧服按照居丧时间长短分为五等,合称五服,由长到短依次为:斩衰、齐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缌麻。古人常用丧服表示亲疏远近。
72、大功:丧服的一种,用于九个月的居丧。衣服由熟麻布制作,较为精细。
73、小功:丧服的一种,用于五个月的居丧,制作比大功更为精细。
宗法部分
74、九族: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,以及包括旁系亲属中的兄弟、堂兄弟等。
75、嫡庶:关系到承袭制度的重要宗法制度。正妻称为嫡妻,正妻之长子称为嫡子,有继承权,非长子称为众子,无继承权;妾之子成为庶子,无继承权。
宫室部分
76、升堂:古代建筑内部空间分为堂、室、房三部分。堂在前部,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,不住人。堂前有台阶,入堂必先登阶,故称升堂。
77、房室:在古代建筑中,堂后是室,住人;室的两侧分别是东房和西房。
78、尊位:古人席地而坐,堂上座位以室内户牖朝南向为尊,故书中常讲“南面”;室内的作为则以朝东向为尊,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项王、项伯东向坐。
79、台榭:台榭是古人用于观景的建筑物。台高而平,便于瞭望;榭是台上的木制建筑,特点是只有楹柱而没有墙壁。
80、观阙:观原是指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,两观之间有一个缺口,叫做阙。后来,人们把道教的庙宇也叫做观(guàn)。
81、版筑:古人的一种筑墙技术,筑土墙时用两块木板相夹,板外用木柱衬住,装满泥土,用杵捣紧之后撤出版筑,就成了一堵墙。
庭训:指父亲对儿子的教诲。据说孔子对从庭中走过的儿子进行教会询问,由此得名。
82、避席:已经坐在席上,如果有尊者或长者进来或者离席走到跟前来,就要离开席位,伏地顿首表示谦卑。
车马部分
83、骈骖驷:古代车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,用两马驾车叫做骈,用三马驾车叫做骖,用四马驾车叫做驷。
84、舆:指古代马车的车厢,是坐人的部分,乘车的人从舆的后面上车。
85、轼:古代马车车厢的前面有横木,可以作为扶手,叫做式,也写作轼。古人行车途中,用扶式俯首表示敬礼,这一动作也叫做“式”。
86、辐辏:辐是指古代车轮中一根根的木制车条,这些车条都向中心集中,叫做辐辏(còu,后来辐辏引申为从各方面聚集的意思。
87、发轫:轫是阻止车轮前进的一块木头,行车时先要把轫移开,所以启程也叫发轫,后来事情的开端也叫发轫。
88、骖乘:古人乘车以左侧为尊,尊者在左,御者(驾车人)居中。另有一人在右陪座,叫做骖乘。兵车的情况不同,主帅居中,御者在左,勇士在右保护主帅,叫做车右。
89、骖服:古时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,那么居中的马叫做“服”,左侧马叫做骖,右侧马叫做马非。
90、倾盖:盖即是立在车舆上,用一根木棍支撑的伞形物,为贵族专用。倾盖指行车途中相遇亲切谈话,也用于有地位者。
91、超乘:超就是跳的意思。为了表示对车路过处的主人的敬重,车上左右两侧的人在车行进时跳下,然后再跳上来。需要高超的技术和勇气,所以也是示勇的表示。
92、传车:用于传递消息和法令的车子,速度很快。
93、长亭:秦汉之际称路上的馆舍为亭,可供路人休息。后来又有长亭、短亭一说,十里一长亭,五里为一短亭。

饮食部分
94、五谷:商贾的粮食作物有所谓五谷之称,指稷、黍、麦、菽、麻。后有所谓“六谷”,多了一种“稻”。
95、社稷:稷是小米,又叫谷子,是古代很长历史时期内的重要粮食,所以古人以稷代表谷神,同时以“社”代表土神,合称社稷,作为国家的代称。
96、糗(qiǔ):糗也叫糇粮,是用粮食炒成的干粮,用于行军或者旅行时携带、食用。
97、三牲:古人以牛羊猪为三牲。祭祀时三牲齐全叫做太牢;只用羊猪,不用牛,叫做少牢。
98、醢:音“hǎi,一般指肉酱,但也有鱼醢。作动词,用之于人,则是一种残酷的刑罚。
99、羹:羹分饮用、食用两种。饮用的羹是不调五味、不合蔬菜的纯肉汁;食用的羹是以五味调和煮烂食用的。
100、饴饧:饴是古代的软糖,如麦芽糖一类。饴加上糯米粉,可以熬成饧(xíng,饧是古代的硬糖。
101、醍醐:醍醐是胡人的食品,据说牛乳成酪,酪成生酥,生酥成熟酥,熟酥成醍醐,醍醐是最上品。
稻粱:在古代稻与粱都是细粮,所以古人稻粱连用表示精美的食物。
102、牛酒:牛是古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,饲养业较费时,所以轻易不食牛肉;酿酒需要粮食,所以无事较少饮酒。因此,牛酒并称代指美食。
103、脍炙:脍是切得极细的肉丝,炙就是烧烤而熟的肉,是古人心目中公认的美味。
104、浊酒:古代由于技术所限,酒酿成时是浑浊的,称为浊酒,经过过滤去除酒糟的称为清酒。
105、飧饔:古人一日两餐,早餐叫做朝食,也叫饔;晚餐叫做夕食或餔食,也叫飧。

衣饰部分
106、冠:冠是古代贵族男子所带的帽子,是贵族身份的象征,它的样式和用途与今天的帽子大不相同。
107、冕:黑色,是一种尊贵的礼冠。最初天子、诸侯、大夫在祭祀的时候都带冕,所以有冠冕堂皇这个成语。
108、冠盖:古时只有贵族才能戴冠乘车,人有冠,车有盖,因此常用冠盖指代贵人,后世也用此代指仕宦。
109、帻:音zé,古代庶人包头的头巾,为黑色或者青色。庶人不许戴冠,只能带头巾,所以秦时称百姓为黔首(黔,黑色),汉代称仆隶为苍头(苍,青色)。
120、衣裳:古代衣裳并举,意义不同,衣指上衣,裳指下衣,衣上相连的款式叫做深衣。
121、缙绅:绅是用来束衣的皮制的带子,古人上朝时把手版插在带间,这一动作叫做缙绅,人们用缙绅代指仕宦,绅士的意思也由此发展而来。
122、衣褐:褐是古代用粗毛织成的最粗劣的衣服,为贫苦人民所穿,因此,用“衣褐”指出身低微,考中科举,进士及第,授予官职也称“释褐”(脱下粗布衣服)。
123、布衣:布与帛是古人制衣的常用衣料,帛是丝织品,价格昂贵;布是麻织品或葛织品,价格低廉,为平民百姓所穿,因此,布衣指代庶人。
124、屐:屐就是木屐,古代鞋的一种,底下是厚板,前后有齿,多用于雨天或登山。登山时去前齿,下山时去后齿。
125、免冠:冠是贵族的头衣,免冠就是摘掉冠,表示自降身份,诚意道歉。
126、髡:古代一种刑罚,即剃光头发。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,不能随意毁伤,所以官府对于某些罪犯就用剃光头发作为惩罚。
127、总角:古人不剪发,小孩子的头发长了,就仅靠发根扎在一起,有时候扎成左右两束,类似后来的抓髻,就叫做总角,后代指人的少年时代。
128、兜鍪:即作战时佩带的头盔,上古时叫胄,秦汉以后叫兜鍪。佩戴时不摘掉冠,直接在冠上佩戴,见到长者、尊者时都要摘掉兜鍪,表示敬意,称为“免胄”。
129、缠头:“缠头”代指礼物。古人用帻巾之类丝织品缠头,所以赠人缠头就跟给人汤沐、脂粉钱一样。后来,赠送给妓女的丝绸也叫做缠头。
130、拙荆:古代妇女对于簪、钗等首饰都很讲究,但是穷人家的女子买不起金银珠宝,只能用竹、骨、荆条等作簪钗,后人用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,荆就是荆钗的省略。
131、袒:脱衣之袖,露出胳膊叫做袒。右袒,即露出右边的胳膊,在古代这样做表示请罪,因为刑罚施于右;左袒就是露出左边胳膊,古代红白喜事都是“礼事”,应该左袒。
   132
、左衽:人就是衣襟,古代中原地区人民衣襟向右掩,叫“右衽”。而边远地区和文化部发达的地区与之相反,称为“左衽”。后来就用左衽指不服从朝廷的远方敌人。
133、纨绔:纨是织造非常细致的生绢,绔即裤子,纨绔原指有钱人的服装,后专指富贵人家不务正业、游手好闲的子弟。

什物部分:
134、筵席:古人席地而坐,席就是坐具,筵是铺在地上垫席用的。后人筵席并称,指代酒宴。
135、案:古人进送食物的托盘叫做“案”,长方形的案四足,圆形的案三足,形体不大,足很矮,成语举案齐眉中的案就是食物托盘。
136、耒耜:上古耕田的农具。耒上端勾曲,下端分叉;耜是犁的前身。后人耒耜并称泛指农具。
137、鼎:煮肉盛肉的器皿,一般圆腹三足,也有方形四足的,叫做方鼎。鼎有两耳,足下可以烧火,肉煮熟之后,人们用匕从鼎内取食。
138、爵:古代饮酒器皿的统称,但是作为专有名,爵是用来温酒的,下有三足,可以举火。
139、鼎镬:鼎是用来煮肉和盛肉的,镬是专门用来煮肉的器皿,古人有烹刑,即把人放入鼎镬中烹煮,所以烹刑也称“鼎镬”。


Blog Yang Popular - Marilah Belajar

BAHASA MALAYSIA

BAHASA INGGERIS

SCIENCE

MATEMATIK

Kandungan E Learning Portal

kEMAHIRAN HIDUP

BAHASA CINA

PERDAGANGAN

Labels

BIOLOGI

FIZIK

KIMIA

SELAMAT BELAJAR

Kitaro Music